铁路企业新闻 铁路企业新闻
近年来,加强对外新闻宣传工作,讲好发展改革故事,已成为众多国有大型企业的思想共识。这既是企业“外树形象、内聚合力”的重要方式,又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以来,对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交通保障。作为青藏铁路的运营管理单位,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藏公司”)的企业形象逐年得到提升,运输服务工作得到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高度认可,这与青藏公司注重抓好新闻宣传工作密不可分。
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离不开政治素质高、纪律作风硬、业务技能优的通讯员队伍。笔者认为,从铁路企业现有政工干部和广大青工中,选拔培养一批具有铁路专业化素养,又具备一定新闻写作能力的通讯员队伍,是铁路企业进入新时代、建立新体制、展示新作为的新形势下,推进新闻宣传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此,谈以下几点个人思考。
一、青藏公司新闻通讯员的自身优势
青藏公司的新闻通讯员主要分布在青藏铁路沿线各基层单位党群办和铁路生产一线岗位,他们承担着捕捉新闻线索,撰写新闻稿件的职责。笔者认为,青藏公司的新闻通讯员队伍具有5大自身优势。
1.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速度最快的高原铁路,被誉为“天路”。青藏铁路举世瞩目的地位和区域,使其本身就是一个新闻品牌,具有得天独厚的新闻价值和品牌优势,加之青藏铁路运营维护克服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世界三大难题,肩负着青藏两省区人民幸福线、团结线、小康线的重大意义,使青藏铁路成为一座公认的新闻富矿和国内外媒体关注的新闻焦点,涉及青藏铁路的许多新闻题材独具有区域性、独特性和代表性。
2.快速准确的线索来源。媒体专业记者的新闻线索大多来自现场采访、新闻发布会、网络资讯等途径,而青藏公司新闻通讯员大多工作生活在青藏铁路沿线的车间班组、车站工区等铁路生产现场,具有获取线索迅速、素材内容真实、报道资源丰富等特点。相对于媒体专业记者需要电话联系、赶赴现场、采访连线、组织写稿等繁琐程序来说,企业新闻通讯员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情况,率先一步组织写稿。加之青藏铁路点多线长,跨度广泛,很多工区分布在高寒缺氧、常年冻土的青藏高原腹地,常人难以涉足,青藏公司新闻通讯员“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愈加明显。
3.更接地气的新闻故事。铁路是一个由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等专业组成的大型联动机,如果不懂专业知识,创作铁路新闻就会很被动。青藏公司新闻通讯员每天工作生活在铁路安全生产、运输服务的第一线,其中有一部分基层通讯员直接从事列车乘务员、车站客运员、线路养护工等铁路一线岗位工作,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基层经验和良好的群众基础,他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众多感人事、突发事。例如:帮助重点旅客进站上车、救治列车上突发疾病的旅客等,这些新闻素材都更加接地气、带露珠、有温度。近年来,集团公司涌现出了诸如千里青藏“一根轨”、高原铁路的“蜘蛛侠”、藏族火车司机的新年愿望等一大批基层通讯员创作的优秀新闻作品,大多反映了值守在青藏铁路第一线的人物故事,部分新闻作品还获得了青藏两省区和行业新闻奖。
4.年轻优秀的人才力量。青藏公司新闻通讯员队伍中85后、90后的新生力量比例达90%以上,且均为大专以上学历。难得的是,有些通讯员为新闻传媒和汉语言专业毕业,具有较高的新闻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文字写作功底,而且大部分通讯员都有铁路一线锻炼工作的经历,有着较强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青藏公司新闻通讯员队伍整体呈现出年龄轻、学历高、素质优、活力强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1.加强党性锤炼,提升政治素质。毛主席曾提出“政治家办报”的著名观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这就要求在培养新闻通讯员工作中首先要加强党性锻炼,引导广大通讯员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担负起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历史使命;要使青藏公司广大通讯员牢牢树立“青藏铁路无小事,事事连政治”的责任意识,严格执行新闻采访、稿件审批、信息发布、舆情处置等铁路企业新闻工作纪律,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通讯员队伍。
2.注重专业培训,提升业务素质。定期举办铁路企业新闻通讯员培训班,邀请中央和青藏两省区重点媒体记者,从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策划、媒体传播等方面对通讯员进行培训。并采用选派优秀通讯员去媒体单位跟班学习、参加媒体记者现场采访等方式,强化互动交流,分享经验做法,发挥专业人员的“传帮带”作用,提升通讯员队伍的业务素养。
3.定期开展策划,提升报道水平。在铁路春暑运、假日运输、通车周年、重点铁路工程“双开”(开通运营、开工建设)等重要时间节点前期,组织铁路企业广大通讯员召开新闻选题策划活动,围绕运输服务、一线人物、改革发展等方面,集思广益、挖掘素材、策划选题,并邀请资深媒体专家现场进行点评指导,提高通讯员讲好高原铁路服务故事、讲好高原铁路人物故事、讲好高原铁路建设故事的能力水平。
4.适时组织采访,提升实战能力。适时组织开展“乘高原列车看天路发展”“寻找最美青藏铁路人”“雪域天路背后的故事”等青藏铁路主题采访活动,邀请中央及地方媒体记者体验采访,抽调基层单位骨干通讯员全程参与采访活动,协调配合媒体记者乘列车、上高原,走沿线、进班组,开展采访报道,在新闻采访的实战现场,锻炼通讯员的新闻实作能力。
5.发挥“互联网+”优势,提升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媒体平台快捷高效、覆盖面广、受众度高的优势,建立“吉祥天路·魅力青藏”“青藏宣传在线”等青藏公司通讯员微信群和网络学习交流平台,组织广大通讯员随时随地晒个人稿件、评优秀作品、话思路方法、解疑难问题,共享信息资源,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在通讯员队伍中营造出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促进通讯员写作能力和稿件质量双提升。
6.建立联动格局,提升工作保障。建立一套由铁路企业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由宣传主管部门、专业职能部门、基层单位党群办和专兼职新闻通讯员共同组成的新闻宣传工作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铁路企业新闻宣传工作长效机制和作业指导书,严守作业流程,加强协调联动,积极对接媒体,确保青藏铁路重大新闻事件能第一时间报道,亮点新闻线索能及时挖掘策划。还要注重为通讯员提供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等必要设备和人力、物力、财力等基本保障,积极营造铁路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良好格局。
二、青藏公司新闻通讯员的现状问题
新闻通讯员工作是个苦差,要做到脑勤、腿勤、口勤、手勤,常常是白天忙业务,晚上写稿子,用挑灯夜读、奋笔疾书来形容骨干通讯员的写稿状态一点也不为过。但是,笔者经过日常调研掌握的情况来看,基层通讯员队伍整体作用发挥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制约着青藏公司新闻宣传工作的深度推进。
1.存在“坐等靠要”思想。创作一篇好新闻首先要有日常的素材积累,即所谓眼勤;其次要下现场与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采访,即所谓腿勤和嘴勤;最后要下功夫用心组稿,即所谓手勤。可见新闻要讲求真实性,要通过走基层去发现,一篇优秀新闻稿绝不是在办公室闭门造车编造出来的。然而,青藏公司基层通讯员队伍中不同程度地出现靠会议、靠文件、靠简报等较为被动的方式获取新闻线索的现象,反映出典型的“坐等新闻、不下现场”问题。
2.存在“光说不练”现象。很多基层新闻通讯员在新闻策划活动和日常工作交流中,谈到过不少关于铁路运输服务、基层一线职工、铁路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好线索、新素材、金亮点,但实际工作落实中,却很少有人看报纸学好稿、写稿子练笔头,这种光靠嘴上功夫演讲、不脚踏实地写作的现象,难免造成写稿难、发稿难、落地难的局面。
3.存在“畏难厌倦”情绪。受上级宣传主管部门重视头版头条、央媒大报的导向影响,部分基层通讯员出现了写稿、投稿方面的畏难情绪。主要表现为:一是中央和地方重点媒体对稿件要求高,许多通讯员经常写稿投稿,却总是石沉大海,久而久之失去信心,感到望而生畏、高不可攀,索性放弃写作;二是部分通讯员写作基础薄弱,常常把消息写成信息简报,将通讯写成文学作品,虽然下了很多功夫,花了很多心思,却不见成绩,逐渐对写作产生厌倦情绪;三是部分通讯员认为该挖的资源已经挖尽了,该写的题材也都写过了,感到新闻资源枯竭了,没有继续写作的新题,这种思想认识的偏差,加之业务工作的繁忙,导致通讯员对写稿推辞躲避。
三、整改对策和建议
铁路企业新闻宣传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对从业人员政治素质、业务技能和职业精神都要求较高的工作。笔者认为,只要通讯员抓住行业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又勤于奔波在新闻采写路上,就一定能写出好新闻,刊发好稿件。那么如何培养一支精干高效的铁路企业新闻通讯员队伍呢?
铁路企业新闻 铁路企业新闻